寶島後花園─花蓮

2006.03

文:Candy。攝影:Candy、阿德、Andy、AF。

台灣的東部是台灣最後一片淨土,怎麼說是最後一片淨土呢, 因為花東地區的污染少、建設少,所以即使在平原地區,也可以 見到原始的風貌。這次的春季旅遊選擇花蓮,到太魯閣、鯉魚潭以及牛山等 地點參訪,雖然這些地方算是芭樂的了,但這次的旅遊有兩位精通自然生態以及花蓮風情 的解說員帶領我們進入美麗的後花園,給我們不同於一般遊客的花蓮體驗。

『為配合推展觀光旅遊事業,鐵路局特於千禧2000年推出觀光列車。 此列車由客廳車及簡餐車及新客車組合而成。 由台北直達花蓮,全程無站位,讓您享受舒適悠閒的旅遊品質。』 [觀光列車]。 這是台鐵給觀光列車的介紹,至於是不是真的如此,要靠大家自己體認了。 八點的觀光列車到達花蓮已經十點多,一下車兩位解說員:邱老師和敬茂大哥已經在遊覽車旁等我們, 兩位解說員平時都有自己的工作,只是對於荒野與文化的熱愛,投入這份帶領遊客進入 深層旅遊的工作,而且所接的團體也要經過篩選,我們能被這兩位解說員帶領遊玩花蓮, 算是相當幸運。

張敬茂
花蓮縣觀光協會
邱信文老師
花蓮荒野保護協會

這次的旅行Candy不打算寫太多,實在因為地點大眾化,看文章的人搞不好比Candy懂得多, 所以就針對重點記述,大家看看照片吧。

[西寶國小]。

位於中橫太魯閣附近的西寶國小是台灣第一間,也是唯一一所公立的森林小學。 原本西寶國小是建設給當地的原住民的小孩唸的小學,只是當地並沒有那麼多的小朋友來唸,所以多出來的名額 就開放給其他縣市的小朋友。西寶國小是一所沒有圍牆的學校,完全開放性的校園以及校舍建築皆由西寶國小 的小朋友自己設計,然後交由專業的建築師來營建,所以這蜂巢式的建築,就是由小朋友一手設計的。 校園內為了維護自然的生態,連燈具都由小朋友自己捏陶做成,地上一顆顆像南瓜一樣的東西,其實就是 路燈了。

國小校舍內部的設計也令人驚訝,因為建築物裡面沒有隔間,完全是以開放的空間來利用。 小朋友以大自然為教室,以花草樹木當作隔間,而一般人心中的教室,在這裡是看不到的。 在這裡到處可以看到小朋友的創作,連宿舍都是小朋友自己畫出來的喔。這原始的山林小學, 有幸來此就讀的小孩不多,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這裡離城市太遠,這裡沒有電視,沒有電動玩具,現代的小朋友 好像根本無法適應,這是好是壞,沒有人知道。只知道這裡已經成為觀光勝地, 一般人只敢看,不敢接近。

[太魯閣國家公園]。

中部橫貫公路的太魯閣路段是世界知名的國家公園,這條公路也代表著上萬開拓者的心血。 過去的台灣政府命令大陸來台的軍人以及當地的原住民開墾這條公路。但在這之前,日本人佔領台灣的時候, 天祥這個地方就因為景色不凡,又有金礦,讓日本人趨之若鶩,最後竟然乾脆開發成觀光度假的地區。 當初日本人來開發的時候,最可憐的就是原住民了。像這次走訪的砂卡礑步道就是其中之一。日本人 令原住民垂降到步道定點埋放炸藥開路,而等不到日本人拉上繩索,炸藥一炸,死傷不少原住民。 所以現在的人可以這樣的遊覽中橫,實在要感謝這些開拓者,尤其是這些為了開路而犧牲的人。


[七星柴魚博物館]。


這間博物館展覽柴魚的製作過程以及提供好吃的小吃,因為該博物館不讓人拍照, 所以請點選官方網站自己看吧。



[吉安鄉慶修院]。

台灣東部以及台灣的山區裡,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日本人留下來的軌跡。像是吉安慶修院就是其中之一。 當初日本人來台殖民時,日本政府為了讓思鄉的日本人有回鄉的感覺,在這裡設立了 日本傳統高野山派寺院形式的慶修院,以安撫殖民的心。慶修院裡面供奉日本常見的神明,像是不動明王。 其實我ㄧ走進來就知道這一定是日本人留下來的,因為日本人就是供奉不動明王嘛。

[花蓮縣壽豐鄉鯉魚潭]。

花蓮壽豐鄉的鯉魚潭是被斷頭斷尾的一條溪流, 原本這裡屬於木瓜溪的支流,但後來水源被另外一條溪水搶走後,就屬於另外一條溪流的上游了。 又過了許多時日,鯉魚潭這一段支流的上游又被劫走,造成這裡成唯一潭水池。詳細的過程 在鯉魚潭管理處裡的遊客服務中心有詳細說明,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進去參觀。目前的環潭腳踏車道已經完成, 完全屬於行人的環潭公路可以讓遊客盡情欣賞風景,不用躲避車輛。捷安特公司在此投下大筆資金 讓遊客以便宜的價錢租到捷安特腳踏車來遊湖,如果小朋友,還有扥車可以租喔。



遊湖的另一種選擇就是搭船遊湖。
捷安特公司
捷安特公司的建築物。

租用腳踏車時,這位仁兄會解釋怎樣正確使用腳踏車。 萱萱坐的是:黃包車

[花蓮縣壽豐鄉牛山]。

人家說花蓮是台灣的後花園,一點也不假。從濱海公路看下去可以看到東海岸少有的白沙灘, 沿著小路走下去,兩旁皆是台灣少有的原生種植物,邱老師一路解釋,雖然記不起來,但聽了 這麼多的故事,也挺過癮的。我們在牛山這裡吃午餐,沒有大魚大肉,只有道地的地方菜,加上 竹筒飯,還有飯店無法提供的美景。主人在這裡用浮木創作了許多作品,可以欣賞也可以摸。



邱老師努力的講解這裏的石頭 像不像斷臂山的一景
吃完午餐往海灘去玩水,這裡是礫灘,不時會出現寶石。這裡的地形也天天不同,有時候沙多,有時候石頭多, 隨著潮汐而有不同。來海邊的夥伴大多下水了,沒辦法,來了海灘,每個人最少都年輕了十歲。 當然啦,萱萱還是四歲。


我買了三張『檳榔兄弟』的專輯,原住民的味道加上這裡的音樂,不錯聽喔。其中一張就是在牛山錄的。 檳榔兄弟就是這老兄─小牛的表兄弟。

這是AF這次的特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