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的故鄉─池上─玉蟾園
2006.01.19~20
文字:Candy 攝影:Candy、紋寧、阿撇、AF
在我的印象中,最美麗的油菜花田就是在台東的池上一帶了。五年前,無意之中經由阿德的介紹
來到台東池上玉蟾園認識了玉琴姐,就此和池上以及油菜花結下不解之緣。四年前,一聽說池上的油菜花季
開始了,毫不顧慮的請了假來到玉蟾園住了兩晚,拍了許多充滿回憶的照片以及留下了這次旅行的伏筆。
這一次我們選擇搭晚上的火車往池上,大約晚上十點抵達,然後直接到玉蟾園睡覺,隔天一大早
精神好,努力的拍照。雖然搭的是自強號,車上的便當還是不怎麼樣,不如在月台買,可能還比較好吃ㄧ點。
想起以前在蘇澳當兵的時候,每當火車經過福隆時,不管肚子餓不餓,都要買一顆便當,因為福隆站
的餐盒實在太好吃了,可惜這班車沒有停靠福隆,最後到了池上,十點多才吃晚餐啦。
在玉蟾園過夜只有一個缺點,就是有蟲鳴蛙叫陪伴,我是愛的不得了,可是有些都市人阿,
好像嫌吵耶,殊不知這種催眠曲可是有錢也買不到的。喀完了池上飯盒,睡覺去。
山區裡面難免有飛蚊,如果怕蚊子咬,玉蟾園有準備蚊帳。赫,這蚊帳看起來,還挺像水母的咧。
七點鐘起來,遠方南橫入口的地方有一大片低雲還睡在山腰上,等著太陽曬到屁股,才打算
爬起來。清晨的空氣裡瀰漫著淡淡的桂花香,從玉蟾園的後院爬上後山的景觀台,可以看到整個池上
的風光。
租車公司的小呂先生把T4從關山開來給我們,服務真是周到。九點多,出發往北至富里一帶,
此時是艷陽高照。大約五分鐘翻過一座小山丘就到了富里,往左邊看過去,一塊塊黃色的田園
滿滿的油菜花,加上陽光普照,因為本來氣象報告說天氣可能轉壞,所以讓我們好興奮。
美麗油菜花開始了他的宿命,但也是他的功德,農人灑下了油菜花的種子,沒多久一片片
黃色地毯鋪滿了一望無際的農村,給人歡喜的心情。但沒多久,油菜花中要回歸大地,成為有機肥,
作為稻田的養分,讓人們吃的稻米長的圓滿。所以油菜花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它殊勝的功德,
卻很少人知道感恩。
池上、關山和富里一帶的油菜花田有多美,看照片就知道了。只是今年雨水少
,油菜花長的沒有很多,最後農民提早開始翻土打水,所以沒有辦油菜花祭。
下午天氣轉陰,我們往關山去,越走雨越大,最後我們上鹿野高台看風景,雨剛好也不下了。
鹿野高台附近產茶,有名的台東茶。另外鹿野高台也是飛行傘的基地,在天氣好的假日,
會有許多飛行傘愛好者來這裡飛行喔。
晚餐,我們依照玉琴姐的推薦,到池上接上的一家叫做翠華小館吃晚餐。
來這裡不用點菜,反正他上什麼,就吃什麼就對了。道地的家常菜,有梅干肉、白斬雞、炒菜
等等,好吃啦。可惜沒拍照。
吃飽回到玉蟾園休息一下,想到安通溫泉就在北方二十公里處,九點我們出發去泡溫泉。
當地人告訴我們只要二十分鐘就到,只是一路上有測速照相,而且這樣的大的馬路竟然速限
六十公里,開到安通花了四十分鐘。位在玉里鎮東南安通溪畔,屬鹼性碳酸泉站水質透明無色,
帶有硫化氫的臭味,泉溫約66℃。溫泉沿溪岸流達 300公尺 ,水量豐沛,據說可治外傷、皮膚病、
胃腸疾病……等。安通溫泉的門票要150元,但是我們沒帶泳裝,所以買泳裝泳褲的錢比泡溫
泉的費用還高。因為這裡不能照像,所以偷偷照了兩張室外池來看看。這裡的水質果然清澈,
喝起來也沒有味道,甘甘的,又有養身的效果,所以當然要喝一些囉。泡了一個多小時,開車回
玉蟾園已經十二點了。溫泉泡完,很好入睡。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後山的瞭望台欣賞池上的清晨,這裡的空氣乾淨的沒話說,
只可惜帶不回家。池上中間的大坡池已經完工,其中的自行車道比照關山的設計,讓遊客有多一
種的旅遊選擇。而大坡池的周圍就是稻田了,四年前我來這裡看油菜花時,從瞭望台看下去,
只見池上發出黃色的金光,每不勝收。只可惜今年沒有如此的美景。部分農民怕來不及播種, 已經把油菜花田翻土打水,而在大馬路邊的農田,因為當地政府的溝通,希望讓經過的遊客多看
一點,所以暫時還沒有開始耕作。我倒是認為,如果要開發觀光資源,就更應該要想辦法把油菜花
的光芒放出來,這樣的經濟價值,應該遠勝於稻作的價值吧。看去遠方就是南橫的入口,
南橫的出水口朝著池上來,難怪池上會發達。遠方的山脈綿延又有情,山腰包著薄薄的雲霧,
好像賴床的小孩,不想醒來。
今天沒有什麼行程,只想睡到自然醒,享受農村的寧靜早晨。也可以騎單車到大坡池附近走走,
不過我覺得來到玉蟾園就是要在這裡躺著,即使是夏天,這裡也是避暑的勝地喔。

玉琴姐招待我們喝這裡的咖啡,我們問她這是什麼咖啡,她說,喝就對了。
每個喝過玉琴姐主的咖啡都說讚,可惜Candy不喝咖啡,會心悸。
講到池上,就要談談這裡的池上米。大家都知道池上米是非常好吃的,可是為什麼在
外面買到的池上米,吃起來都是,還好而已。接下來玉琴姐就慢慢跟我們講故事。
九十三年全國首屆稻米品質競賽,邱垂昌先生栽種的池上米果然不負眾望拔
得頭籌勇奪「全國總冠軍米」的殊榮,確立了池上米為台灣第一好米的地位。
「稻米狀元」邱垂昌為感謝陳總統親自嘉勉、寄望台灣好米延續不斷,
並向上提升,永遠把最好吃、最安全最健康的總統及郝米獻給消費大眾,
特以『總統米』命名。總統米是國產稻米中的佼佼者,具備香甜Q嫩、顆
粒分明、米香味道濃郁、咬勁十足等優點,獲得評審一致肯定,是絕佳的優質好米!
有關邱垂昌的報導
 只可惜池上農會因為地方因素,不願意讓邱垂昌再度參加比賽,所以邱垂昌只拿到第一屆的
米王。這一點對於池上的未來到是種下了不可知的未來。我們都知道日本在各地有許多『達人』,
而池上農會為了拉攏農民而不讓邱垂昌再次參賽,創造達人,讓我這種外地人感到不解。要不是我花了一些
時間了解當地的人文風情,或許我會認為池上的米,品質不穩定,所以每年的冠軍都不同人。
當然,站在觀光客的立場,是沒必要管當地的閒事,只是想到池上農會的官員作風,還是讓我們搖搖頭。
農會壓榨農民的是在台灣地方處處可見。農民屬於弱勢團體,辛苦種出來的米若不經過農會,
可能沒有門路賣出去。所以農會往往殺低價錢要農民交出稻米,然後再想辦法賣出去。
可是好吃的池上米產量本來就不多,一年兩作的池上米比起西南部地區一年三作的米,口味當然
不同。但農會為了有量可銷,必須混入便宜的米來把量提高,所以以前我買到的池上米價錢雖貴,
吃起來好像跟一班的米比起來也沒好多少,就是這個道理。
這件事在商業界也有一番波浪。據說某大企業的總經理放話,若是池上農會如此亂來,
如此壓榨農民,他乾脆把池上大半的米收購來賣,第一,品質穩定,絕對不參其他米粒,
第二,價錢好,農民也會願意合作來開發市場。如此一來,池上米的名號就被企業主買走了,
到時農會賣的米,就算再次的認證,有多少人會相信就不得而知了。小弟以為,台灣的經濟
要靠這些地方官員是很難超生的,還是要有遠觀,要實在,一甲米一百萬的價碼就不遠矣。
邊喝咖啡邊聊池上的大小事,轉眼間也快中午了。我們買了一箱米回去分,和這裡的兩隻狗狗:
妞妞和阿寶玩一玩,又和玉琴姐拍照留念,回台北囉。
隔幾天,我們把總統米煮來吃,天阿,竟然大家不吃菜,因為,米飯比菜好吃太多了。
想看Candy在2002年1月到池上拍的照片嗎,請點這裡(大約1.4Mb)。
非常可惜的是,這些幻燈片在02年翻拍後,就不見去了,嗚嗚嗚。
相關聯結:池上玉蟾園、安通溫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