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外旅遊 ‧國內旅遊 ‧攝影集 ‧生活相本
最近的筆記
分類:旅遊記事(2)

溪頭戶外教學 2007-01-14
訂機位的地方 2007-04-26



文章分類

@ 全部筆記(229)
@ 隨意寫( 18)
@ 興家點滴( 18)
@ 旅遊記事( 2)
@ 小孩( 9)
@ 幸福台灣( 24)
@ 部洛格政論( 49)
@ 雜記( 35)
@ 用易經看世界( 74)
第三章 我們有不同的過去,卻有一個共同的台灣
2007-12-19
幸福台灣


        1. 寧可拖累台灣,也不讓對方得分?

        李登輝總統致力於台灣的民主改革,被譽稱為「不流血的寧靜革命」。很遺憾,政黨輪替之後,國民黨不但推翻李前總統的多年貢獻,更採取一連串的政黨惡鬥,可說是為了奪回政權,不惜讓台灣一切開倒車。

        特別是二○○四年大選後,更藉由多數優勢的國會,箝制所有有利於台灣發展的法案與預算,制定傷害基本公義的組織法制、錢坑法案、自肥條款;加上發動檢調不當偵查、起訴,擴大「紅衫軍」長期示威遊行,造成藍綠支持群眾在街頭激情對峙。我開始有另一種體悟,改革可以不流血,卻不可能不付出代價。台灣的民主改革或許是寧靜的,但這是一種「分期付款式的民主改革模式」,我們先享受了民主政治所帶來的多元與自由,但隨後這七年多來,我們的社會卻也不斷為多元、自由所引發的社會失序與政治上的朝野衝突,逐次地償付蛻變的代價。

        許多關心台灣民主發展的人,把當前的局勢形容是一種「民主內戰」,我深感認同。原本,政黨政治的運作,除了要有好的執政黨,更要有好的在野黨。好的在野黨應該扮演制衡、監督角色,注意執政黨有無弊端、有無需要改進之處,各就所司,讓國家走得更穩健、更進步;政黨間以誰能符合民意、做對較多來爭取執政支持度,這才是良性的民主競爭。但是,現在的在野黨,一切言行都像是在對抗不共戴天的敵人,要拚到政務停擺,要鬥到互相毀滅,對於執政黨的所有政策,在野黨幾乎全面杯葛。這種「寧可拖累國家進步,也不讓執政黨得分」的想法,很像是布袋戲人物黑白郎君所講的:「別人的失敗,就是我的快樂。」

        問題是,這樣拖累式、破壞式的政治紛爭,最後是誰得利?是中國國民黨、還是中國共產黨?

       

        2. 「笨蛋,問題是經濟」,但經濟的問題又是什麼?

        說到台灣當前的問題,有人說:「笨蛋,問題在經濟!」但,經濟問題的根源又在哪裡?

        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usiness Environment Risk Intelligence, BERI)二○○七年「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中,我國的投資環境評比排名全球第六名。其中,營運風險指標:全球排名第三、亞洲排名第二;政治風險指標:全球排名第十五、亞洲排名第三;匯兌風險指標:全球排名第五、亞洲排名第三。如果我們再比較另一份報告,瑞士國際管理學院(IMD)發佈的世界競爭力(二○○七年)排名,我國在五十五個受評比的經濟體中排名第十八,較去年滑落一名。其中,台灣「經濟表現」排名十六名;「企業效能」排名十七名;但「政府效能」排名為二十,「基礎公共建設」方面則排名二十一名(參見附表一、二)。

        這兩份國際報告中很清楚地顯示,台灣的經濟體質仍然相當不錯,但政治風險太高、政府效能不佳以及基礎公共建設不足,卻是不爭的事實。原來,經濟問題繞了一圈,問題還是回到了政治!我們現在看到台灣很多的經濟問題,其實都只是一種浮面的表象。就像一個人手腳酸麻,問題可能是出在脊椎,而不是手腳本身的關節筋絡。

        這幾年來,這種強調「經濟萬能」的似是而非觀點,幾乎隨處可見。在野黨的政治人物看到人民對藍綠惡鬥深感厭惡,於是每當執政黨提出政治改革時,便提出各種「擱置政治改革、全力拚經濟」的主張,信誓旦旦為人民謀福利。但一到國會殿堂,在野黨立委砍起執政黨的民生議題預算,卻是毫不手軟。這種表面上「民生經濟優先」,骨子裡卻是「政黨利益唯一」,對執政黨處處掣肘的做法,七年多來始終如一;從各鄉鎮的防災治水、國小學童的營養午餐、社會福利政策的推行到高等教育的投資、國防預算的編列等等,已淪於「常態性」的刪除或凍結預算,造成再好的政策也無法落實。

        我常覺得,政黨共生的基本精神應該是:雖然彼此政治立場不同,但因有共同的國家利益,故我們仍可攜手合作。政黨意見不合本來是政黨政治運作的常態。例如美國在兩次波灣戰爭時期,民主黨雖然反對出兵伊拉克,但國會仍通過軍事預算,不做杯葛;反觀長期以來一直處在中國武力威脅下的台灣,軍購預算卻被在野黨拖延了四年,不但嚴重影響台灣的國防安全,也讓世界各國質疑台灣要自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

        現在的台灣政局,國會惡鬥已造成政府空轉、台灣競爭力虛耗,加上有心人士操控媒體、配合渲染傳播,倍增人民的不安與焦慮。這些惡果,已嚴重妨礙了台灣的進步與團結,其結果,台灣經濟體質其實很健全,國際上對台灣評價一直甚高,台灣社會內部卻看到誤傳的假象,使人民對生活失去幸福感,對未來充滿信心危機。

        台灣的經濟問題只是病徵,政治問題才是病理。政治人物一味高喊「拚經濟」,卻忽視台灣政治制度的改革,如果不是本身的無知,那就是在騙選票。如果不從制度面去規範政黨的惡鬥,怎能期待政黨可共同解決台灣的經濟問題?

       

        3. 多元,是台灣的資產,不是負債

        過去以來,台灣的社會一直被歷史、被政治人物有意切割成許多不同的分界。無論是身分分類,例如性別、族群、血緣等;或者不同的政治主張,例如左派右派、統獨、藍綠等等。這些天生的、地理的、族群的、文化的甚至是政治立場的區別,其實正足以顯示台灣更多元、更豐富的文化優勢。然而,由於政治上的刻意操弄,原本所屬族群身分的不同、彼此的成長經驗也各異的多元互補優勢,竟被扭曲到不同族群背負著各自的歷史命運,用一種怨懟責備的心情,來看待對方,並累積形成對台灣未來的分歧主張,造成目前台灣社會上兩股政治勢力始終爭執不下,非常可惜,也很令人遺憾。

        從政二十多年以來,我看到許多因政黨、族群、文化階層及意識形態差異產生的衝突,不斷在思考:「什麼是人類社會的終極價值?」、「什麼又是政治領導者的使命?」幾經思索、請益、閱讀,我認為,台灣這個多元多樣的社會,應該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文化概念。因此,我在二十多年前提出了「共生和解」的主張。這是我從政以來一直在推動的理念。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無論出生地、族群之不同,無論是原住民或是數百年來先後來到台灣的新住民,都要體認,台灣如果要走出去,就要團結合作;對立與摧毀會讓台灣利基盡失,沒有未來。在這片土地上的每個人,都應該清楚地知道:我們雖然有不一樣的過去,但是會有共同的未來。出身在老社區或眷村、或城市、或農村,都是命運的偶然,不能用這種無法改變的事實來強求對方;更可以開闊心胸去了解對方、擷取文化異同間的趣味。事實上,不同族群的歷史記憶都能豐富台灣的生命力。這也是台灣社會可愛之處,相信你我都有體會如此多元文化的美好經驗。

        以同理心去互相了解,就是和解;只要認同台灣就可以共同合作,這就是共生。以共生和解為基礎的民主遊戲規則,強調合作與分享,誰都不可能消滅誰。期待全民把文化多樣性變成資產,而非負債,這是台灣永續發展的堅固磐石。

       

        4. 共生會帶來雙贏,惡質競爭只會雙輸

        我當高雄市長以來,一直提倡「愛與信任」。很多人笑我不切實際,認為政治就是競爭、就是要打得你死我活,對手之間哪來愛與信任?

        沒錯,政治是一種社會競爭的機制,但千萬要記得,政治競爭的目的與結果應該是讓人的社群生活變得更好、更幸福,是為公益,而非為私利。如果政黨競爭的目的是爭奪權力,手段是仇恨與報復,人民怎能期待這種競爭能帶來更好的生活?

        「自私自利」是人類的本性,也是人類的本能反應。但人性本質是一種揉合了善良與邪惡的綜合體,會隨著越進步而越共生,因此形成當代文明。共生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自存,自我生存是一種基本權利,但群體的生活中,個人的自存也需要別人的合作,因此共生便是一種義務。當人類了解權利與義務的互為表裡、不可分割,乃以「信任」為基礎,開始有「利他」的觀念產生,以尊重「共同存在」的事實前提,逐漸形成社會與國家。就像製作麥克風、眼鏡、手錶,都需要微妙的分工,很難靠一個人單獨完成;全世界就這樣因合作分工而運轉至今,這就是合作共生。如果人類的終極邏輯是互相對抗、毀滅,今天人類應該早已絕跡。

        共生就是一種「當你看到別人痛苦時,你也不會覺得快樂」的愛、「當你痛苦時,別人也不會坐視」的信任。

        台灣眼前的問題並非「愛與信任」不存在,而是政治上惡質的競爭文 化把人類共生的基本價值蒙蔽了。其實,共生和解的道理很簡單,創造雙贏就是共生;惡質競爭就是雙輸。

       

        5. 和解共生,用信任重建分裂的社會

        我認為,無論是泛藍、泛綠,政黨在競爭時都應該有一些共同的價值基礎,對我來說,這些價值基礎就是台灣的國家主體性、相互尊重的民主態度以及人民永遠優先的民本精神。不管政治競爭多激烈,都不能危害這些基本價值。

        這就好比一個家庭,兄弟再怎麼不合,也不能把屋頂拆了,或者乾脆在家裡砌起一道牆來,彼此決裂不相往來;一旦外敵真的來了,兄弟如何齊心抵抗外辱?

        所以,台灣社會當前所面對的問題,不是民主政治制度缺陷所產生的問題,而是缺乏民主精神所引發的種種現象。更正確地說,我們逐漸習慣民主制度的運作,卻沒有一種深刻的價值,讓我們可以去容忍民主社會的多元聲音。

        「共生」應該是一種終極價值,可以做為世界發展的新理想、新希望;而政治領導者的首要使命,就是提供一套政策和策略,引導社會走向「共生」的境界。面對政黨激烈對立,面對族群關係緊張,一個負責的政治人物,不是在傷口上撒鹽,而是必須用心去撫平歷史記憶的傷痛,用信任去重建分裂的社會。

        所有政黨都必須更謙卑地面對人民,就像台灣長老教會七○年代三篇膾炙人口的人權宣言:包容、疼惜、互相信賴,這就是台灣的新文化。自己人若不能互相包容、互相疼惜、互相信任,就不能建立一個國家,建立一個新文化、新價值。

        如果政黨不能創造雙贏,台灣怎能邁向未來?